公告
公告
当前位置: 首页公告
  “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,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。”
 
  “我们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,持续推动绿色发展,优化经济结构,加快培育新动能,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,倡导绿色低碳消费。”
 
  “到2020年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8%,绿色低碳能源占工业能源消费量比重达到15%,工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显著提升。”
 
  ……
 
  多重顶层设计利好之下,旨在实现减量化、再利用、再循环的循环经济将迎来久违暖春。
 
  如何让每件可回收的废旧物品实现真正的物尽其用,成为当前不少人热议的话题。“我国在实现经济持续以中高速增长的同时,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强度,减少污染物排放,提高环境质量任务十分艰巨。”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顾秀莲指出。
 
  显然,通过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、从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循环经济成了必由之路。循环经济,并不是一个新鲜概念。早在2003年,循环经济就纳入到科学发展观之中,并确立了物质减量化的发展战略。
 
  进入2019年,循环经济亦摁下了“加速键”:国家发改委、生态环境部、商务部7月联合印发《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(2019—2020年)》也曾对循环经济释放实质利好:“畅通资源循环利用,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,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。”据国务院办公厅8月底印发的《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》明确提出,“鼓励发展‘互联网+旧货’、‘互联网+资源循环’,促进循环消费。”
 
  从闲置交易、轻消费等理念的普及到旧衣、大家电等品类的绿色回收也成为可循坏经济的强势“助攻”。诚如制造生产与制造新品相较而言,可节能60%、节材70%、节约成本50%,几乎不产生固体废物,大气污染排放量降低70%以上。仅就2016年循环经济在节能降耗板块而言,回收各类废旧资源2.6亿吨,实现节能近2.1亿吨标准煤,减少废水排放90多亿吨,减少固体废物排放12亿吨。
 
  循环经济的一个要求就是要帮助用户摆脱线性的资源消耗,尤其对于那些不能再生的材料和能源,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就需要用技术的手段加以改造。产品寿命的延长、可重复使用及共享性不再被视为蚕食利润的风险,相反成为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的驱动力。也就是,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成本投入,节能减排也需要企业更换生产机器,淘汰老旧的生产模式。而源头缺少专门的回收渠道,或渠道不够友好,仍是一些废旧难以被回收利用的主要原因。
 
  业内认为,鼓励废弃资源有效利用,无疑对回收行业,甚至整个二手行业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。循环经济本质就是一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“双赢”的生态经济,就是把清洁生产和“废弃物”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。经科学分拣后,回收的旧衣可通过环保再生等途径,改造成汽车、大棚保温棉和再生布料等,从而为推进循环经济助力。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既是现实的需要,也是战略的选择。
 
  而废弃物回收,不足循环经济总体占比的4成。近年来我国循环经济相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。据公开数据显示,2016年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2.3万亿元。如果循环经济模式替代线性经济方式(资源获取—产品制作—废弃),届时市场投资有望达到10万亿元。